高校类型: 工科 高校特色: 高校隶属:河北省教育厅 院士:– 博士点:– 硕士点:– 高校分布:河北 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四水厂路18号 …

-
- 高校类型: 工科
- 高校特色:
- 高校隶属:河北省教育厅
- 院士:– 博士点:– 硕士点:–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
学院始建于1950年9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财务材料系;1984年1月并入铁道部,同年6月,改为石家庄铁道学院中专部;1993年1月改建为石家庄铁路工程学校,1994年1月独立办学,隶属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000年7月改建升格为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9月更为现名;2005年8月移交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7年10月被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5月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现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首批国家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讯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ICT师资培训基地。学院现有四水厂路、学府路、北二环东路等3个校区,目前已立项在正定新区建设新校区。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万余名,其中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试点班900余名,中俄联合培养200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高层次人才占比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现有专任教师317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122人;博士3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模范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2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院现设铁道工程系、建筑系、测绘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轨道交通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国际交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基础部、体育部等12个教学系(院、部),52个招生专业(方向)。建有河北省金融智能装备工程技术、河北省高校建筑结构工程应用技术、河北省高校轨道交通控制与管理应用技术等三个研发中心和高速铁路建筑与安全、绿色智能等两个工程技术中心。2011年起开展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学院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建设一流专业群”为引领,立足河北,面向行业,积极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服务铁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形成了铁道运输及土建施工类强势专业特色发展、轨道交通及机电信息类新生专业优先发展、测绘技术与经管艺术类支撑专业创新发展的专业发展格局。现已建成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河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5个,省级试点专业2个。与俄罗斯交通大学联合举办国际交通学院,共同开办专业5个;与石家庄铁道大学联合开办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主持建成国家级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面向地方、服务河北,面向行业,服务铁路”的办学宗旨;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创新“三魂”文化育人体系,创新“三进三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探索“嵌入式校企合作后示范校发展新路径”,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首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重点专业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就业率年均达96%以上,以高就业率、高质量就业先后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就业“星级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交通建设行业诚信示范院校”。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0余项。学生代表队曾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乙组全国最高奖“高教社”杯。2011级陶孟源同学荣获CCTV2013“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总决赛十强称号,并被选为2014“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河北赛区形象大使。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特色立校、服务兴校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工作。近五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科技支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国家及河北省重大工程建设中,累计完成技术研发项目300余项,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项目28项。目前学院已步入了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轨道。先后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4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千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论文235篇;出版专著和教材百余部。
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学院为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遍布国内12.7万公里铁路、44个城市地铁以及众多海外工程项目,他们立足岗位践行“三魂”文化,扎根基层敬业奉献,被誉为“托起彩虹的年轻人”。优秀校友李景超、杨大伟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优秀校友苗春刚于2013年春节期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慰问;优秀校友雍如的先进事迹在央视新闻播出;优秀校友曹占威获第五届全国铁道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同时荣获2017年十大“西铁楷模”。
学院现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单位、河北省土木建筑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欧亚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成员单位、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成员单位。
目前学院已成为一所区域引领、国内知名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被誉为“中国铁路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现在全院师生正在为建设有特色、国际化、创新型的国家优质校而努力奋斗!
公 路 分 院
公路分院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开设以道路桥梁知识为平台的专业群:城镇规划、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材料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公路工程管理方向、土木工程管理方向)、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十个道桥高职(大专)专业。我院坚持以“项目为导向,工学结合,单元紧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业――项目――企业――基地” 四位一体的教学支撑体系,已为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培养了8千多名“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在交通系统各单位任高级工程师或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就有200多名,在云南交通行业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管理制度健全,形成了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建了任务生产顶岗实习模式,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100%,实现“实习就业双结合,校内校外两依托”。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工资待遇好,社会认可度高,近三年就业率96%。 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被云南省教育厅列为“云南省资助经费重点建设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公路勘测设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分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8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0人,其中教授1人,占总数的34%,有6人是云南省交通厅专家库专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含在读)教师34人,占总数的39%;具有“双师型” 素质的教师70人,占总数的80%;40岁以下青年教师70人,占总数的80%。已形成一支具有较高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
经 济 管 理 分 院
经济管理分院坐落在昆明市黑林铺直街64号,校区占地面积23亩建有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会计三个教研室及教务科、学生科、综合办公室三个职能管理部门。校区环境整洁,校风端正,管理规范。 分院开设有《路政管理》、《会计》、《会计与审计》、《连锁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与策划》、《经济管理》7个大专专业及两个专业方向(《会计(工程会计方向)》、《营销与策划(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
汽 车 系 简 介
我系汽车专业已有48年的办学历史,是学院重点发展的系部之一。我们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服务交通”的理念,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为途径,培养下得去、用得上、能吃苦和上得快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目前汽车系有专兼职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2人,工人技师2人。有“双师”型教师16人,占教师总数的60%。目前开设有“汽车运用技术”(三年制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三年制高职)、并积极向 “汽车检测专门化”、“汽车电气维修专门化”、“汽车技术管理专门化”、“汽车商务专门化”等多个专门化方向发展。
建筑机械系简介
建筑机械系具有近三十年的办学历史,目前拥有工程机械运用、机械化施工两个教研室,是学院重点建设和发展的系部之一。已开设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及“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两个专业是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主干和特色专业;在云南省内所有高等院校中,只有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机械系开设了前述两个专业。建筑机械系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2人。随着示范性学院建设工作的推进,至“十一五”末,建筑机械系将新增3~4个专业,在校学生将增加到600人以上。/P P建筑机械系本着“交融通达,和谐共生”的办学理念,以产学研结合、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培养“道德、技能、学习力”三位一体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们的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提升办学实力,是我们的职责。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建设,建筑机械系已具有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深厚的专业文化底蕴和省内一流的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从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建筑机械系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了90%以上,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P P建筑机械系目前已与云南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昆明信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云南安瑞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昆明英士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学院与美国康明斯发动机公司东亚培训中心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并设立了康明斯技术培训中心(昆明);为学生掌握世界知名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筑机械系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已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云南安瑞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在建筑机械系设立2.8万元“安瑞奖学金”,用于奖励建筑机械系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优秀教师。多年来,在云南省交通厅、云南省教育厅和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在社会各单位和企业的支持、关心、帮助下,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建筑机械系得到了快速发展。
信息工程系简介
交通信息工程系创建于2002年,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四个专业。目前已拥有先进的教学高设备和较强的师资力量。全系共有6间多媒体计算机房,计算机硬件维护实验室一个、网络技术实验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间,586以上计算机360台。拥有一个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综合实验室,一个单片机实验室,一个自动控制与传感器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及专业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方便地与Internet网互联,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学到更先进的技术。为了跟上计算机及交通智能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系里调整了专业课的设置,加强了应用技术类的课程,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即可掌握自动控制、人工智能、高速公路三大系统的维护、交通信息技术应用、图像处理、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硬件维护、网络技术等专业技术。同时,还能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ASP编程方式,常用工具及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从容面对挑战,增加就业的机会。信息系拥有一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年轻、好学、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全系共有25位专、兼职教师,其中副高职5人,中职6人。目前,已有一名教师出国接受培训,四名教师获研究生硕士学位,还有六名教师是在读研究生。由于拥有很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所以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为了让学生增加就业机会,系里积极推进“双证书”制,目前已在学生中举办劳动部组织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双证)”;教育部组织的“NIT”、“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多项考试。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专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水运工程系简介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省由改革的未端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云南水资源丰富,澜沧江、湄公河的通航,云南水运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云南经济社会更快发展,2006年7月7日学院成立了水运工程系。水运工程系的诞生,填补了云南高校专业设置的空白,在云南高校中是第一家。水运工程系目前设水运管理和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其中,水运管理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在校生76名;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将于2007年开始招生。水运工程系现有教师9名,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2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辅导员1名,教师平均年龄37岁,“双师型”教师4名。
交通运输管理系简介
交通运输管理系现有教师25名。其中:专业课专任教师22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助理讲师6人;有“双师型”教师9人;硕士研究生10人;设有公路运输与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三个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发展及建设的专业;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物流模拟实验室;16个班级,在校学生630人。
交通运输管理系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年富力强,学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除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积极对外开展各种培训,开展了中级站务员和中级物流员、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的培训;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取得“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项目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段)”云南省项目管理中心和主考院校资格;并且还对外开办各种培训班和短训班。
文 理 系 简 介
文理系成立于2006年1月20日。其前身是学院基础部。现有商务英语专业、文秘专业(现代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方向)和供用电技术专业。文理系在开办面向社会的专业的同时,还承担全院部分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文理系设有4个教研室、 5间语音室(各56座)、2间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工学、电子学和工程力学等实验室。文理系在编教师34人,其中副教授18人;毕业硕士研究生11人;2位教师赴德国进修归来;5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另有4位特聘院外专家、教授。文理系各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副教授和毕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师团队。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自学院2001年合并组建以来,文理系教师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其中三篇获省部级奖;译著三部;主(副)编各类教材四部;2门课程已纳入学院精品课程建设。
艺术设计系简介
为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院于2007年3月成立了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系现设有人物形象设计专业。2009~2012年拟开设装饰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展示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基本实现与云南相关产业链的对接。本系与省内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将在呈贡新校区建设2400O的艺术设计实训教学基地,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定单式”培养。艺术设计系现有专兼职教师10余名,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8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含在读)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0%,拥有双师资格的教师达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科类
- 交通运输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高速铁道技术 |
电气化铁道技术 |
铁道机车车辆 |
铁道通信信号 |
铁道工程技术 |
国际工程施工技术 |
高速铁路信号控制 |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 资源开发与测绘
-
测绘类 |
工程测量技术 |
测绘工程技术
- 材料与能源
-
材料工程技术
- 土建
-
建筑工程技术 |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
国际工程造价
- 制造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软件技术
- 财经
-
会计 |
会计电算化 |
物流管理
- 旅游
-
导游 |
酒店管理 |
会展策划与管理
- 文化教育
-
商务英语 |
旅游英语 |
文秘
- 艺术设计传媒
-
艺术设计 |
装饰艺术设计
https://www.sogaoxiao.com/u/hebei/8729.html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学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xuemao.com/gaoxiao/hebei/624.html